首页 > 热门资讯 > 人大代表王凤英两会议案: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人大代表王凤英两会议案: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作为来自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代表,王凤英历年的议案建议均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为中国汽车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今年,王凤英代表的议案着重关注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车规级芯片的发展,以及汽车产业产能利用率方面的突出问题。

王凤英今年共提交三项议案建议,分别为《关于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应用的建议》、《关于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关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建议》,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建设智慧工厂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汽车产业转型加速,多地掀起了投资汽车产业项目的热潮,车企纷纷加速在华布局,我国汽车产业现有产能规模正进一步扩大。

然而,伴随着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能利用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优势产业聚集区域产能面临不足,但多地也出现大量产能闲置现象,带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的流失,不仅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内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广义乘用车销售2145.6万辆、同比增长6.6%。但值得关注的是,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虽较去年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

因此,王凤英建议:一是发挥区域聚集优势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做大、做强民族汽车产业;二是统筹发展闲置产能,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建设智慧工厂;三是强化监管力度,建立退出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四是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鼓励中国车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动力电池亟待加强热失控防护技术应用顶层设计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台,全球市场销售规模也接近650万辆,市场增速再创新高,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行业也面临诸多安全与技术挑战,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全国范围内约发生3000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其中,动力电池相关的安全事故占据很大比重。

防止动力电池热失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迫在眉睫。目前,成熟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已经推出,但由于业内认识不足,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及预期;在相关技术出现之前购车的用户,也不能享受到这些前沿安全技术的保护。

对此,王凤英建议:一是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规划,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的应用,助推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厂的必备配置;二是逐步对存量新能源汽车标配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

完善整体布局,推动车规级芯片国产化

由于此前国际汽车电子芯片价格较低,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高,车企普遍对海外进口依赖严重。2021年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汽车产业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更进一步突破。汽车芯片价格出现普涨,二级市场部分芯片价格涨幅超百倍,汽车芯片的短缺造成全球和国内多数车企产能下降。

但由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目前中国芯片企业造车规级芯片意愿低,未能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

对此,王凤英建议:一是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二是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三是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更多资讯
查看更多
15:3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