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侃车讯 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汽车的大灯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光源从最初的卤素灯泡发变成了LED甚至是激光照明。但这些先进的大灯一定能达到安全行车的要求吗?
近日,美国南加州汽车研究中心车辆俱乐部(AAA)对市面上常见的卤素、氙气、LED汽车大灯的夜间照明安全性做了一番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测试表明,无论是近光灯还是远光灯,比对现行的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的车灯安全指南,现有车辆夜间行驶在没有街灯的道路上时,各类型大灯的照射距离均没有达到让车主发现目标然后及时反应并刹车停止的安全距离。
AAA的夜道测试结果显示,目前使用数量最大的卤素灯在近光灯模式下当车速达到约60公里/时就无法提供安全照明距离。即使开启远光后在车速上升至77公里/时以上时也已经相当危险。
那么氙气和LED大灯呢?测试显示,这两种光源在近光模式下的大灯的确能比卤素灯多出25%的照明距离,但仍在会在车速超过72公里/时的情况下无法提供安全的观察刹车距离。
远光模式下,最先进的氙气和LED的照明距离提升到了150米,但这一数字距离日照条件下的可见距离来说仍然相差甚远。
事实上,汽车大灯的照明强度和距离完全可以做到更高的数值,但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点。当你的车灯强度达到行驶车速所需的安全照明距离时,便会对其它车辆造成更强的干扰,这将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好在,目前一些车企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上述问题并给出了具体方案。比如防眩目后视镜,再比如智能远光灯系统等。
另外,AAA强调车灯技术的改进是一方面,车主对于大灯的养护也必不可少,保持灯罩清洁,及时替换老化的灯泡都是加强行车安全的好方法。